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动态» 研究院动态
港澳台青年走进“江西阿勒泰”,共探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5年9月12日,百余名南昌大学港澳台学生及教师走进南昌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塔城湖陂站,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课程。本次课程由刘建生教授主讲,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南昌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吴超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综合科科长朱媛、南昌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科长林杨、南昌大学辅导员张志豪共同参与。课程以湖陂村为村级典型样本,助力港澳台学子感受新农村建设实践,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912172918(1).jpg


课程伊始,刘建生教授以“美”、“古”、“新”、“绿”四个字为切入点,系统讲授了湖陂村的振兴模式。关于“美”,他阐述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禀赋;论及“古”,则重点介绍了“修旧如旧”的乡村微改造理念。讲授的核心部分聚焦于“新”,刘教授深入分析了湖陂村如何借由“三新计划”与特定招租机制,构建起“政府+新村民+老村民”的创新共治模式,从而实现景村与产村的融合发展。最后,他以“水杉秘境”为例,诠释了模式中的“绿”色发展观。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后续的调研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引,同学们随即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了实地考察。

微信图片_20250912173037(1).jpg


青年学子们带着思考步入村庄,展开了一场沉浸式的田野调查。他们沿着福气小站—灵感书屋—清白居—颐养之家—水杉密境—白鹭农场的调研路线,一路观察、一路询问,亲眼见证了湖陂村从一个贫困村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非凡历程。如今,湖陂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乡村振兴所创造的深刻变化与动人故事。

在课程的尾声,港澳台学子们踊跃分享了此次调研的所思所感,并将湖陂村与自己熟悉的农村进行对比。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林方魁同学表示:“湖陂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道路宽敞。在产业方面,这里不仅有蓬勃发展的农业,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成功摆脱了传统农村的单一产业模式。这里的优美环境和秀丽风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这次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带来的巨大福祉。

来自历史学专业的王炫圣同学则分享道,他的家乡广东惠州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村落。他认为,“今天的湖陂村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村庄。”他表示,这次参观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完美契合了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构想。


微信图片_20250912173004(2).jpg


将课堂搬进湖陂村的田野大地,南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既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收获成长,更有效激发了他们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建设的热情。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实践模式,着力培养更多能深刻理解乡村需求、主动投身乡村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Copyright © 2017-2022. 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微信号|振兴研究IC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