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更好学习践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3月12日至15日,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西省乡村振兴联盟秘书长刘建生教授带领硕博研究生一行6人,前往杭州市洪村村、双桥村、梅林村、欢潭村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团队在洪村村学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运营模式,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百姓共富”的理念下,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实施“运营前置、奖励后置,整村性、系统化”的激励和退出机制,盘活村内存量资源,让内生动力和外力协同发力,推进乡村整体发展。随后,调研团队随临安洪村村乡村运营师谷增辉实地调研了乡村运营实践基地、“FC-Camping”精致露营基地、“来隐”咖啡,并就杭州乡村运营临安模式进行交流。
在此过程中调研团队偶遇浙江大学博士张镁琦,团队成员就张博士“共生视角下乡村新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以杭州临安区乡村运营为例”一文展开讨论。
下午,团队一行来到洪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干部培训会。会上,洪村村支部书记蒋贤福以“乡村运营奔共富——临安洪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从村支书的视角介绍乡村运营的实践。之后,前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就”村干部在乡村运营这台大戏中扮演什么角色“展开讨论,重点讲解了村干部的角色定位、村干部应如何在运营村庄中发挥作用等问题。
培训会后,调研团队一行来到森活家乡村会客厅,掌门人谷增辉向大家讲解了洪村村运营的全过程,同时对大家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次日调研团队转场至双桥村,与双桥村强村公司员工李萍交谈,了解到双桥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原本的甲鱼塘改造成良田,发展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强村公司——他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乡村CEO”郑巧飞,负责村庄的运营和管理,盘活闲置资源。双桥村将村内的闲置空间改造为共享小院、共享厨房、共享民宿、共享农场等,增加了农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同时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
下午调研团队转场至“千万工程”的缘起地——梅林村,实地参观了当地美好生活中心、共富展示馆、运营成果展示馆、数字图书馆等地,切实感受到梅林村“八个一”的率先垂范风气。美好生活中心详细呈现梅林共富带从启航、到飞跃、再到腾飞的全过程。
行程尾声,调研团队一行来到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欢潭村,“三面环山、一面向水、四水归塘”,呈现因山而聚、因水而生的格局。“南宋古都看杭州,南宋古村看欢潭”,欢潭作为宋韵文化典型村落,除了至今留有岳飞在欢潭的传说,还有诸如欢潭田氏与岳飞抗金、田氏与牛皋的故事和点将台等宋韵元素,并在此之上提炼出“千年南宋情,忠义文化村”品牌文化。
返程后,调研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调研后的系统梳理,于3月19日晚开展了“千万工程”调研的千万感想(第2期)分享会。刘建生教授、曾艳教授、陈蛟老师和叶琳老师及众多学生参加,调研团5人分别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首先刘建生教授带领我们简要回顾第一期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本次浙江行第二期的过程记录视频来展开第二期的分享。
毛素艳围绕“原来这就是田野调查啊!”主题,用一段快闪展示收到调研消息的突然与惊喜,并介绍了从四处碰壁到灵活化解的6个关卡,通过触发关键人物来推进通关进展,身临其境去感受浙江乡村和田野调查的魅力。
范知意以”所以案例也会见光死吗?“为主题,沿着”到底怎么梳理案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以洪村村为例,围绕“关键事件、关键时间、关键人物”来为大家解答调研前如何去梳理一个村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一个较好呈现,以及如何借助调研前整理的资料帮助后续实地调研。
郝柯锦博士从学术思维出发,分享调研过程中如何有效整理资料并从中凝练出我们需要的东西,通过开放性编码形成洪村群像画。重点分析洪村的运营模式,结合第一期的“青山村”来对比临安模式和余杭模式的得与失,思考不同模式是如何使乡村运转起来。
许越博士以欢潭村的航拍视频开场,向我们展示浙江印象,从欢潭村歌、村域面积、建设历程、当前困境四个方面展开,向我们全方面展示欢潭村的基本情况。
谢津以此次调研实践为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理论视角下去捕捉案例。讨论自身在进行案例研究时踩过的坑与困惑,指出“好故事是故事的馈赠,也需要能动的挖掘;既是筛选的,也是建构的。”一步步引导我们如何拆解探索性案例研究,为后续写作提供帮助。
最后,刘建生老师对“千万工程”调研活动和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特别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学习理念——“做研究是要走进现场、走近现场,多看多问多想。大家要有决心和毅力扎根村庄、深度调研。希望同学们学得开心,干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