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时局注意到,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全会首次提及“相对贫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向察时局表示,“相对贫困”会成为未来扶贫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其根本在于基本制度的建立。
据公报,此次会议在民生保障方面有较多着墨,如提到“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所谓“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等目标。
从2012年末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贫困地区面貌改善显著,消除绝对贫困有望实现。那么到了2020年,是不是就没有贫困了?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说到2020年中国就没有贫困了,而是到2020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今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察时局注意到,虽然“相对贫困”在十八大以来首次被中央全会提及,但它其实早已进入高层视野。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曾指出,脱贫和高标准的小康是两码事,我们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
今年4月1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将是长期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逐步分阶段地解决。
李小云告诉察时局,到2020年中国绝对贫困问题可以“很有把握地走入历史”,不过这不意味着贫困的消除。“在绝对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之后,贫困问题会以相对形式存在。”他说。
那么这种相对贫困应该如何来确定呢?李小云表示,相对贫困也是有标准的,标准随着整体收入来确定,比如低于平均收入70%或50%算穷人。不过他说,我国还没有开始制定相对贫困的标准。
察时局了解到,虽然全国还没有一个相对贫困的标准,但多地已制定了本地区的“相对贫困标准”。